從審計師到服務設計師:非設計背景的我是如何在香港市場裡成功轉行成為設計師的?

Siwen
Mar 12, 2021

--

專訪Anindita Saha(現任匯豐銀行服務設計主管)

英文版訪談內容請點擊此處。(來源 Tim Chan

收聽訪談完整錄音可點擊 Timpodcast 頻道和youtube 頻道。

從頻道名字可以看出,Tim最初開始做頻道的訴求是希望通過專訪一些在香港的資深設計師們,幫助在香港市場中,沒有設計背景卻想要成為體驗設計師的人們進入用戶體驗設計行業。我有幸能夠參與他的訪談系列的翻譯工作,因此在今後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每一次訪談的中文版。

第一次的採訪中,我有幸邀請到了Anindita Saha分享她的經驗。了解她是如何從一名在Pwc工作的審計師跨界轉型成為服務設計師。在本次的採訪中,主要聊到了以下幾點。下文均以Anindita第一人稱記錄,全程錄音可以點擊此處

  • Anindita如何知道用戶體驗這個行業且如何成功轉型用戶體驗設計師
  • 如何確定用戶體驗這個行業是否適合自己
  • UX課程對她轉型成功的幫助
  • 如何克服自我懷疑階段
  • 轉行初期階段面試應該有的正確心態
  • 如何告訴面試官,即使沒有設計專業的學位,你也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
  • 剛入行的UX設計師該何去何從?初創企業還是大企業?

UX(用戶體驗)發現之旅

1. 你是如何進入UX (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行業?

有趣的是最開始我並沒有刻意成為UX (User experience ) 用戶體驗設計師,基本上我是在不知不覺中步入UX (user experience, 下文譯為用戶體驗)行業的。我當時的上司找我幫忙做公司內部關於搭建銷售渠道的工具的項目。我當時回復說我不會編程,也不了解相關技術,然後她告訴我,這個項目有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還缺少一個能夠指導開發人員如何搭建這個平台工具的人。

我記得當我在PowerPoint上畫線框圖的時候,我意識到我應該去了解清楚誰會用這個軟件,使用者想要什麼以及他們為什麼用到這個軟件。他們需要什麼類型的信息以及如何使用這些信息。我開始從終端用戶的角度去思考,這就是我進入用戶體驗這個行業的開始。

這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2010年),而當時的香港,用戶體驗這個理念還鮮為人知。我就這樣不自知中踏入了用戶體驗這個行業。

2. 當時(2010年)就業市場如何?

用戶體驗當時在香港鮮為人知,也並沒有某個職位叫做體驗設計師,所以當時很難找到一份體驗設計師的工作。所以,雖然面臨很多挑戰,但與此同時我也很慶幸,能夠在這個領域在香港剛剛起步的時候就進入了這個行業,成為第一批新行業帶來潛在機遇的從業者。

3. 什麼因素促使你深入學習和進一步了

當我完成第一個用戶體驗相關的項目後,回到我當時的日常工作中時,我發現到自己被用戶體驗設計的過程深深吸引。我當時在想,這就是我期待的工作的樣子,如果這是一個真的職業,該多好。

當時我的日常工作不算太忙,因此我有一些時間去旅行。當我旅行結束時,我意識到我需要弄清楚我應該如何規劃接下來的生活。我深深地清楚自己熱愛設計,很享受探索虛擬世界數字產品的過程。在我的內心深處其實一直都很想要去做藝術,設計相關的東西。直到有一天,我在郵件裡看到一則關於General Assembly(以下簡稱GA)的廣告,那是GA在香港的第一個UX的兼職課程。好奇心驅動下,我點開那則廣告,裡面解釋了什麼是用戶體驗,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自己在PwC做的搭建銷售渠道平台的項目。於是我明白了體驗設計就是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工作。於是,我去咨詢了GA,了解了課程涉及的內容,於是我就確定了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4. 如何確定UX(用戶體驗)是否適合你?

一方面,我一貫以來比較相信命運。另一方面,數字化也是未來的大趨勢,因此這一領域也會有很多機會。我記得之前在PwC工作的時候,我也會經常思考“如何優化這個網站,如何讓用戶體驗更好,如何讓客戶使用的更愉悅”等等這類問題。

如果你也會不自覺的問自己這類問題,類似“你是否有同理心,你是否願意創新,是否願意站在別人的角度解決問題”,那麼用戶體驗這個領域同樣也會吸引你。

對我而言,藝術和設計之間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於設計是關於人而藝術更側重於表達自我。這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我在做某個產品的模擬或原型時,我不是在為自己做設計,而是在為最終會使用這個產品的人而設計。因此,如果你可以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思考,有耐心去體會其他人的想法,那麼你是可以成為一名設計師的。

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基本的問題:你有沒有同理心,很在意他人且願意幫助其他人解決他們的問題?接下來,你可以問自己另一個問題:你喜歡設計麼?並且有興趣在虛擬世界裡做設計?將這兩個問題合併起來就是:你對科技領域是否有興趣以及是否願意在虛擬世界裡幫助用戶解決他們的問題?

5. 你為什麼會選擇上UX(用戶體驗)課程?

我之所以選擇UX課程一方面是因為我希望接受系統性的學習,並且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心。主要有兩大方面:一個是硬實力,一個是軟實力。所謂硬實力,就是指具體的方法論,用什麼工具,軟件等等。軟實力則是融會貫通這些硬實力,管理持份者(stakeholder)的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課程對我自信心的建立源於課程讓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對於沒有經過系統訓練,沒有相關背景的人而言,往往更容易沒有自信心。比如我剛開始的時候,用戶體驗這個行業在香港也很新,因此我更需要建立自信心。

同時,也會讓那些潛在僱主知道你想轉行的決定和努力,畢竟學習相關的課程也是需要花費不少的學費。

學習UX課程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可以建立人脈。我記得2012年我學習UX課程的時候,學習機構聯繫了各個行業的初創企業、大企業、NGO的僱主,對我們的課程成果進行指導。同這些行業內的前輩交流的過程中,可以著重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可以試圖告訴這些潛在的僱主,你為什麼適合他們公司的相關職位。

面對自我懷疑

6. 如何克服自我懷疑 (如何克服覺得自己不算是一個合格的體驗設計師的想法)

想起最初我改簡歷的經歷。我記得當我在第一行寫下自己的名字之後,在第二行寫下”體驗設計師”。可是我寫完就立馬刪掉了,這樣反反復復多次,以至於我花了兩周的時間才寫下“體驗設計師”且保存下來。

2012年,“體驗設計師”這個職業在香港基本無人知曉,也沒人知道體驗設計師到底是做什麼的。我非常明白,如果我不這樣寫,僱主就不可能知道我的求職訴求。可是寫下這個職業後,我又覺得自己像個騙子,畢竟我當時還沒有足夠的經驗。我記得當時我發出求職申請後,我特別擔心自己會不會名不副實。

正常情況下簡歷上的職位是你面試並且成功入職於一家公司之後的工作。但是對於轉行做體驗設計師的人而言,這個過程是反過來的,我們必須在簡歷上先寫上這個職位,而大部分轉行的人在開始第一份工作之前往往是沒有實際項目經驗的。因此,找第一份正式工作的過程十分困難。所以每一個轉行的新人都需要有毛遂自薦的能力,你需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並且主動去爭取潛在的機會,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來定義你。

求職

7. 找工作的策略是什麼?

  • 抓住一切機會去做用戶體驗相關的工作,不要太在意是否有薪水或是薪水有多少,因為在初期階段,你更需要的是項目經驗。這些經歷都可以寫進簡歷,這樣找工作的過程中,就有項目經驗可以面試官聊。
  • 盡可能多的去社交,結識行業內的人並且告訴他們你想成為體驗設計師。我記得當時每天下班後我幾乎都會去參加各類活動。同行業內的人交流和溝通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比如可以請他們幫忙評價我做的項目,尋求一些有用的建議等等,同時也可以讓我及時地了解我自己是否在正確的方向前進。
  • 我去參加了幾乎所有的用戶體驗的論壇,任何跟用戶體驗相關的事情我都會關注。以及我會主動去聯繫每一個我所知道的這個行業的從業者。

8. 建議:不要摒棄你過去的經歷

我在簡歷裡寫下我曾經做過審計師,財務顧問,但我沒有寫同用戶體驗不相關的項目經歷。然而當我現在往回看的時候,我覺得過往的工作經驗對我依舊很有幫助。比如做審計師,教會了我兩件事:

  1. 做審計工作需要極強的條理性。而有條理在用戶體驗設計工作中也十分有用。比如,如何分析問題,如何提出解決方案這兩大方面都需要這一點。
  2. 審計師的另一個特點是有良好的把控能力。而做體驗設計,我們需要觀察人們在某一個過程從頭到尾中的體驗,這個過程中哪些地方有待提高和優化。

體驗設計師的很重要的技能是充分理解用戶在完成一件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或任務的過程中的體驗。而我過往的經歷在某種意義上也需要類似的技能。

9. 你是如何找到第一份UX(用戶體驗)的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給一個初創企業做義務工作,沒有薪水。由於是初創企業,因而他們沒有太多的經費去僱傭一個資深或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我也很誠實地告訴他們我還處於學習階段,因而雙方可以一起嘗試和探索,即使開發階段,我也會同開發人員合作,所以他們最終選擇錄用我。項目的過程中也是反復討論,循環往復地修改設計。之後,我做了越來越多類似這種的自由設計師的項目,而這些項目我都放進了我的作品集裡。

10. 當時面試的心態是怎樣的?

我記得有一次,我拿到一個面試,面試官是某個機構的領導,我之所以能夠拿到那次的面試,很大願意是因為她出於好奇想知道我為什麼轉行做設計師。我當時覺得自己大概率不會拿到這份工作,但我依舊用很謙卑的心態去面對。一方面我努力盡量做到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我也告訴自己,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或多或少能從中有所得。後來我的確沒有拿到那份工作,不過在我給她展示作品集的過程中,她給了我指點和建議。

當時面試初創企業的時候,我的心態是:即使我並不是最有經驗的體驗設計師,我也會展示我的誠意以及我在轉行的道路上付出的努力。

11. 初創公司和大企業 — 初入行的UX(用戶體驗)從業者們該如何選擇?

如果你不是很在意收入,津貼,假期這些,我的個人喜好是初創企業。因為初創企業中你可以有更多地嘗試。

同大企業相比,初創企業更靈活,沒有特別嚴苛的規章制度,每個人往往需要身兼數職。所以,初創企業更適合那些處於前期還不太明確自己想要做走哪一個方向的人,比如你還不確定自己想做用戶體驗設計(UX)還是界面設計(UI)等等。

結語

12. 如迎接未知?如何投入到UX(體驗設計)行業?

當我得知有體驗設計這個職業的時候,我打算轉行。做自由設計師的工作的時候,我有時會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並不是我一定得工作到那麼晚,而是因為我特別喜歡那份工作,並且我越來越期待並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方向。一份能讓我感到開心且熱愛的工作,有什麼理由能阻止我去追尋呢?即使有一天我失敗了,我依舊可以回去做會計師,但那是一件退而求其次的事情。

你必須竭盡全力去投入。如果你一直想著“如果我沒做好,我還是可以退而求其次地做xx”。舉個例子,比如我可以繼續做會計師,但那樣並不會讓我開心。你需要有強大的意願並且深信不疑地朝著這個目標不遺餘力地努力。千萬不要半途而廢或是百分之五十地投入。就像談戀愛,你需要百分之百投身其中才知道結果。而不可以看到一個你認為還不錯的人的社交網絡,然後就覺得他是一個好的伴侶。你需要和他有進一步接觸,才會知道他到底會不會是一個合適的伴侶。

轉行需要很大的勇氣,同時也切記不要半途而廢。如果你自己都不全情投入,那麼僱主為什麼要僱傭你呢?你需要做的就是證明你的決心和努力,而做一些兼職或是自由設計師的項目能夠向潛在僱主展示你的能力和決心。

13. 對跟你有類似經歷的人的建議 — 非設計背景如何轉型進入UX(用戶體驗)行業

如果你知道什麼是體驗設計(UX),那麼你可以查一些方法論,比如基本的做研究的方法,如何定義問題,設計,做原型,測試,設計思維等等,找機會運用這些方法。即使沒有相關的工作,舉個例子,比如你在郵局工作,而郵局沒有網站,你可以為郵局設計一個網站。你的靈感可以來源於生活裡的一切,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一個設計師,那麼你一定可以在生活中發現問題並且試圖設計一些東西來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你很在意如何成為一名體驗設計師,我建議你可以找一個APP,重新設計它。如果你僅僅是為了薪水想成為體驗設計師,那並不是成為設計師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你能付出實際行動,以及發現問題,並且試圖解決,並且反復驗證解決方案的過程。

掌握背後的邏輯和方法論並且付諸實踐行動去檢驗,這是成為一名體驗設計師的必經之路。

下一步展望

通過我的頻道了解更多有用的信息,能有一個良好的設計職業規劃。如果你喜歡這裡,歡迎在我的頻道下留言,也歡迎你們分享 Tim Chan的頻道給有興趣的朋友們!我們希望能將訪談系列繼續下去,往期音頻可以關注 Tim Chanpodcastyoutube!

--

--

Siwen

UX/UI designer with an environmental design background. A big picture thinker obsessed with crafting the details.